国内合金管价格继续盘整。据一些市场内人士的观察,自11月以来,合金管价格已连续半个多月维持基本平稳,目前还难以摆脱震荡整理的局面。钢市基本处于观望期,成交趋弱,价格还未见明显下跌。“大家最为关注的是,这种震荡盘整的局面还要持续多久?”
合金钢管厂目前十分谨慎,面对此前攀至高位的钢产量,总感觉到“高处不胜寒”,近来在产能释放上终于有所调整,让绷得太紧的弦稍微松动一下。钢厂在最新的高压合金管出厂定价上,普遍唱起“稳字诀”,对出厂价进行调整的钢厂少之又少。近期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的降温、降雪天气,建筑钢的需求有所萎缩,而且钢贸商今年“冬储”的积极性也普遍较弱,不少钢厂冬季合同组织的压力在加大。
铁矿石市场依然不甘寂寞,就算是在清淡的成交氛围中,矿价依然是稳中有涨。在内矿市场上,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稳中有涨,但钢厂在采购上还是维持“低库存战略”,库存量一般控制在10天左右的用量上,矿市成交偏弱,即使一些有点起色的地区,在相对的矿价高位上,成交就会变得比较困难。进口矿价也是稳中有涨,63.5%品位的印度粉矿报价在每吨122美元左右,与上一周持平;62%品位的铁矿石普氏指数为每吨123美元,较上一周上涨1美元。但从钢厂的实际采购情况来看,对进口矿的后市走向并不看好。
相关机构分析人员认为,自10月中下旬以来,高压合金管市场的成交已有“每况愈下的感觉”,市场库存已转入增仓通道。这说明,供应方面带给钢市的压力将逐步增大。目前来看,钢市“需求渐弱、供给渐增”的趋势正在明朗化,只不过在市场的观望情绪、相对低位的库存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合金管市场短期还能在供需之间维持弱势相持的局面。
作为贸易商亲眼见证了钢铁行业的自2012年6月以来的兴衰,从每天的几十个电话到今天的‘zero’,比较悲催的还有同行们高位储货,为了资金尽快回流,又不得不低位割肉。现在一些小型钢厂为了求得生存,也逐渐开始了他们的‘贸易’之路,然而贸易商的出路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