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公司按:管坯----酸洗----冷轧----热处理----矫直---检测----探伤----包装工艺流程生产的83*14的无缝钢管,按GB5310---95中压扁公式H=(1+a)S/(a+S/D)计算后,在液压压扁机上进行检测,出现批量试样开裂。
2分析讨论
从理论检测结果可知,该批高压锅炉无缝管压扁开裂与材质化学成分无关,其开裂的原因是由于热处理工艺不当而造成的。在通常情况下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过程中,铁素体晶粒优先在原奥氏体晶界上形核,且原奥氏体晶界在整个晶体体积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将直接影响到铁素体形核点的多少,相同体积下,奥氏体晶粒越细,晶界所占的比例越大,相变时铁素体的形核点越多,相变后所获得的铁素体晶粒就越细此时将具有最佳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匹配以及良好的塑韧性指标,,由此可见相对粗大、不均匀、不稳定的奥氏体组织转变成的铁素体形核点少,相变后所获得的铁素体晶粒相对粗大,强度塑韧性指标也就差;另外正火时铁素体没有完全奥氏体化导致在轧(拔)工艺过程所产生的晶体缺陷如位错、晶格畸变、滑移等没有消除,从而产生了高残余应力。在进行压扁工艺检测时,在上下压板的作用下试样受到了径向剪应力。高残余应力与剪应力相互叠加超过在H=(1+a)S/(a+S/D)时材质塑性变形的应力极限而开裂。
3结论和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该批2017.高压锅炉管压扁开裂是由于热处理工艺不当铁素体没有完全奥氏体化所致。为了有序、合理的生产,避免再出现类似的现象,建议:(1)严格坚持按炉送钢(2)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制度(3)对厚壁管要与薄壁管热处理工艺要有所不同,适当延长其保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