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字,今年1-7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130.7万吨,同比下降13.6%;7月当月,出口钢材588.6万吨,环比、同比均下降超过15%。1-7月,我国累计进口钢材769.8万吨,同比下降1.1%;同期进口铁矿石62065.2万吨,同比下降0.7%。
按目前钢材出口情况计算,2018年1-7月的平均月出口数量为590.1万吨,在剩余的5个月,预计单月出口数量或将逐步上升至600万吨以上,全年中国钢材出口总量或在7200万吨左右,较上半年的预测数据上升明显。说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以及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中国重庆H型钢出口流向和形势的改变。6-7月间人民币兑美元近9%的汇率贬值对促进中国产品的对外出口起到了较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钢材价格上看,受汇率、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价格持续偏好,目前价格达本年度的最高水平,截至8月10日,2018年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平均价格3775元/吨,较2017年同期3273元/吨的平均水平同比上升15%,并超过2017年下半年3755元/吨的平均价格。
从2016年以来螺纹钢主力合约结算价的变化曲线上看,底部抬升的态势比较明显,说明未来钢材价格的运行还将持续看好。钢价的持续上行使得下游用钢行业的价格接受度逐渐下降,从7月的主力合约价格上看,已经突破了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缓慢下行通道。过高的钢价将推高全国CPI价格指数钢。重庆H型钢价格是否会向上突破并引发又一轮的价格上行?还是会缓慢下行至通道内?
从大趋势上看,作为国民经济生产基础资料的钢铁行业,钢价的再次上行,必然会推高社会整体消费价格的提高,推高通胀比例,这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所不愿看到的现象。平稳的钢铁市场价格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钢价缓慢震荡略向下趋平的态势将不会改变。
综合看,2018年7月,环保限产、人民币贬值和国家基建政策的刺激成为在震荡格局中提振钢市的三大利器。8月的钢市或在7月的上行趋势的惯性影响下继续维持涨势,但涨幅将逐渐收窄,贸易商对后市良好预期和挺价意愿成为市场价格的主要支撑。但由于7月份提前消耗了太多的上行动力,“淡季不淡”或将迎来“旺季不旺”。因此,9月的传统消费旺季,钢铁价格或将成震荡行情,太多的上行不可期,相比相对较低的原料成本,重庆H型钢厂利润还将维持相对较好水平,行业整体财务状况的持续向好改善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