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立冬的到来,北方各地逐步降温,淡季行情将不断走近。本周重庆槽钢产量小幅下跌,但随着各地重污染解除,以及国际低价进口对国内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钢材依然存在供应增加的风险。一方面,目前北材“难”下,突出反映了全国市场供应压力。另一方面,北方市场面对即将进入的淡季行情,依然有被动南下的意愿,11月中下旬开始南方市场存集中到货的压力,钢价也会随之承压。
北材南下的基础条件是南北市场价格差异,即北方当地市场价格与南方目的地到港价格高于运输成本,利润推动下,北材才有南下动力。作为北材南下的主要市场华东地区,今年以来,最大价差不超过200。国庆节后的下跌,上海地区现货价格累跌近150元/吨,以至于北方市场原有的100-150元价差一度出现倒挂,南下受阻明显,进入11月虽略有回升,但重庆槽钢价差依然不足以支撑南下规模。 11月东北地区,螺纹计划产量149万吨,其中省外计划投放96万吨,同比去年增加10万吨,环比上月增加49万吨;盘线计划产量103万吨,省外计划投放67万吨,对比2018年,同比增加11万吨,环比增加16万吨,同比增幅较去年均有收窄。
从分流的区域来看,以广州为主的华南地区是北材南下的主要市场,但同比增幅较去年明显收缩。
今年的北材南下或演变成北材“难”下,短期来看,钢价在钢厂挺价和需求韧性支撑下仍将保持平稳,个别小幅下调。不过随着冬季寒潮的来袭,北方市场下游开工的降低,需求放缓将对钢价形成压力,且北材南下节奏放缓,总量或难有大的突破,北方市场将面临供应压力。同时,在全国产量同比大增的情况下,南方市场也将面临本土和承接北方资源的压力。11月下旬重庆槽钢价格依然有下行空间。